一、确认专利有效性
1. 地域有效性:
专利仅在授权国家/地区受保护(如中国专利仅在中国境内有效)。
2. 时间有效性:
发明专利:保护期20年;实用新型专利:15年;外观设计专利:15年(均自申请日起算)。
过期专利技术进入公有领域,使用不侵权。
3. 法律状态有效性:
通过官方渠道(如国家知识产权局)核查专利是否因未缴年费、被宣告无效等原因失效。
二、侵权行为分类
1. 直接侵权:
未经许可实施制造、使用、许诺销售、销售、进口专利产品或方法的行为;假冒他人专利。
2. 间接侵权:
诱导、帮助他人侵权(如销售专用于实施专利的关键部件或设备)。
三、侵权判定核心步骤
1. 技术特征比对:
全面覆盖原则:被控侵权物需包含专利权利要求的所有技术特征。
等同原则:技术特征虽不同,但手段、功能、效果基本相同且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。
2. 外观设计比对:
以一般消费者视角,判断整体视觉效果是否相同或近似。重点比对设计要点(如形状、图案、色彩)。
四、排除法定不侵权情形
1. 权利用尽:专利权人售出产品后,他人使用、销售不侵权。
2. 先用权:专利申请日前已制造或做好准备的,可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实施。
3. 临时过境:外国运输工具依国际公约使用专利不侵权。
4. 科学研究和实验:非商业目的使用不侵权。
5. 合法来源抗辩:销售者能证明合法来源且不知情,可免赔偿责任(需停止销售)。
五、辅助判断方法
1. 专业机构分析:委托专利律师或鉴定机构出具侵权报告。
2. 证据收集:
公证购买侵权产品;
获取生产/销售记录;
反向工程分析技术方案。
3. 关注间接侵权:提供专用于侵权的关键部件可能构成帮助侵权。
六、注意事项
1. 地域性:跨国行为需依当地法律判定。
2. 方法专利:需证明对方使用了专利方法(可通过产品特征间接推定)。
3. 及时行动:发现侵权后应尽快保全证据并采取法律措施。
七、建议
1. 咨询知识产权律师或专利代理人。
2. 申请法院或行政机关进行侵权认定。
3. 必要时提起侵权诉讼或行政投诉。